構建“可監測、能評估、善學習、早預警”的智慧型防災減災信息化解決方案
數據來源:原創
2020-07-13
4336
為了實現第一次全國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全國自然災害防治區劃、全國災害綜合風險與減災能力評估指標體系建立等工作的科學性和精準性,北京數慧結合多年在自然資源、自然災害領域的項目實踐和數據整合處理經驗,以構建“可監測、能評估、善學習、早預警”的智慧型防災減災信息化解決方案為目標,建設了自然災害普查、監測、應急指揮產品體系,可實現自然災害普查摸底、實時監測、綜合評估和防治預警、災害指揮救援等全方位業務需求。
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旨在摸清全國災害風險隱患,查明區域內抗災能力,客觀反映災害綜合風險水平,為國家和地方各級政府有效開展自然災害防治和應急管理工作、切實保障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權威的災害風險信息和科學決策依據。通過風險普查,將全災種、重點隱患、承災體、減災能力以及風險評估與區劃等相關信息資源整合,涉及的數據種類多、采集面廣、質量控制冗繁、管理調度復雜,需要成體系的信息化解決方案支撐數據采集、質量管控、評估分析和成果展示等,為自然災害風險普查保駕護航。
按照支撐風險普查工作“摸清底數、評估隱患、災害區劃”的總體要求,綜合運用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及空間地理信息等先進技術,建成服務范圍縱向貫穿全域范圍內多級政府,橫向覆蓋全域陸域及領海的信息化支撐體系。北京數慧在統一的空間地理數據基礎上,可提供調度管理、內外業采集、質檢與核查、評估與區劃、制圖與可視化六個方面的軟件產品。
在第一次全國災害綜合風險普查的基礎上,整合集成各類基礎地理數據、全國自然災害防治區劃數據、物聯網感知監測數據、衛星遙感、無人機影像等構建自然災害“一張圖”,形成自然災害綜合風險評估工作基底,為自然災害摸家底、穩監測、精評估、早預警提供底圖和底數。
?
產品特性
??一體化自然災害綜合風險內外業采集
利用“陸海空天協同”的3S 技術,形成內外業一體化自然災害綜合風險采集系統,包括災害歷史、致災要素、隱患點、承災體和減災能力等信息的采集,實現平臺端、移動端等多終端應用,為災害信息調查人員提供高效、便利、自動化程度高的調查工具,提高普查工作的效率和準確性。
??全方位的多源異構數據整合處理工藝
在構建自然災害數據庫的過程中,需針對不同格式、不同數據結構、不同類別的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形成坐標一致、邊界吻合、業務互聯、上下貫通、現勢性強的一張圖。公司在多年的數據整合處理實踐中,針對格式不一、結構不一的數據,積累了豐富的數據整合處理工藝,覆蓋數據源分析、數據格式轉換、數據內容標準化、數據質檢、數據入庫、數據匯交、數據應用等數據治理及應用場景。
??全災害、承災體等數據的一體化、全閉環治理體系
通過梳理自然災害管理應用的感知流、業務流、數據流,明確數據關系和數據結構,實現數據的創建、數據存儲、數據遷移、數據使用和數據停用全方位治理,實現各類災種評估要素精準落地,形成全災種、全區域、動態更新、權威統一的自然災害“一張圖”,為統一自然災害評估與區劃能力、制圖與可視化能力提供標準化支撐。
?
在自然災害一張圖的基礎上,開展自然災害綜合風險評估工作。運用遙感AI自動化解譯技術、模型構建技術和分析評價算法,通過對區域自然條件、社會經濟條件的綜合分析,利用自然災害風險評估指標和模型體系,實現災害發生后60秒內完成災區范圍內人口、房屋、經濟、歷史災害的損失綜合評估,并在90秒內生成評估報告,120秒內完成報告的即時推送,為災前評估風險預警、災后應急救援工作提供及時精確的信息支撐。
?
產品特性
??構建“數據 - 指標 - 模型”的全災種評估模型體系
運用遙感實時監測、AI地物提取、大數據動態接入和場景模擬等技術手段,結合對地震、臺風、洪澇等歷史災害數據的關聯分析,沉淀成熟穩健的全災種評估模型體系,快速開展常態化風險監測預警評估、災后損失評估和綜合評估。可提前對可能發生的災害進行風險和損失評估,及早發出預警信息,提前做好防災減災措施,有效避免災后救援措施響應不及時的情況,引導業務體系由“重救災、輕減災”到“減災、救災”兩手抓的重要轉型。
?
??分析靈活可擴展,過程便捷化,結果精準化
提供風險評估指標管理、分析模型快速搭建、分析結果快速展示等能力,根據用戶業務需求的變化, 快速響應用戶的需求,從而保證了評估分析的便捷化與精準化。
通過接入各類災害風險監測數據、遙感數據、災情數據等,應用大數據挖掘等新技術,研究災害的致災因子、承災體和孕災環境三者之間的關系,引入全過程全流程評估方法模型,實現對多源數據的展示與分析、對重大的災害及災害鏈、以及國際重大災害進行風險監測,提前識別和預估,為應急救援指揮指揮救援提供決策支撐。
?
產品特性
??自動化的智能感知設備信息接入、分析、預警能力
通過動態采集應急資源分布和重要監控目標的信息,實時掌握應急資源的分布、狀態和數量信息,為自然災害監測預警構建全面的應急預警和處理工藝流程,實現全覆蓋、多手段、常態化的風險主動識別監測能力。
??即時遙感AI,助力自然災害特征智能提取
利用時間序列分析、變化檢測等多種分析方法,參考旱災、水災、雪災、農作物病蟲害、沙塵暴、火災等自然災害發生規律,從時間和空間等方面分析有關參數和特征信息的變化是否異常,實現異常區域識別。利用變化檢測結果,結合歷史案例數據和地面實時監測數據,分析異常區域是否有災害發生,實現災害早期發現。
??及時、實時、定時化自然災害監測評估預警
系統集成大量的監測手段,建立實時、直觀、全面的主動識別風險機制,結合災害風險評估能力,將預警信息向各相關機構、災害區劃范圍內的民眾發出定向精準預警,并給出應急資源的配置和調度方案。
?
自然災害應急指揮以空天地感知、融合通信、知識圖譜等技術為支撐,基于自然災害災情信息、自然災害風險數據庫、災害預警信息及風險評估結果等應急信息全面匯聚、快速展現,上傳下達、協同專家會商及專題研判,建立反應靈敏、協同聯動、高效調度、科學決策的應急指揮系統,實現應急救援智能化、扁平化和一體化指揮作戰。
?
產品特性
??災情快速響應及綜合研判
基于數字化預案快速響應災情,通過預案數字化支撐指揮調度方案,支撐應急行動快速部署和臨機調整;根據歷史監測數據、歷史案例信息,進行分析推演,通過對推演結果與實際過程的對比,給出態勢發展趨勢分析結果,支撐各類應急救援調度。
??構建通暢、便捷、高效的應急協調聯動和調度
基于災情信息,協調各部門及各類應急專業隊伍,建立應急協調聯動調度機制,實現多個指揮現場協同指揮、與災害現場協同,通過對災情信息及周邊分析結果,指揮調度相關應急專業隊伍開展應急處置,開展應急救援和轉移安置以及應急物資調度工作。
?
??統一有力、科學合理的應急指揮救援
基于通訊信息網絡、接入應急現場視頻圖像、獲取事件信息、態勢信息、預案信息、風險隱患信息、監測預警信息、應急保障信息等,實現綜合研判和專家會商,快速開展應急救援指揮。
??科學合理的資源調配
在多維災情信息的支撐下,獲取重要物資位置、數量、能力、狀態等數據,下發調撥配送指令,指導救災捐贈工作,管理、分配中央救災款物并監督使用,組織指導應急管理社會動員工作。
上一篇:暫無數據
上一篇:暫無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