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輕輕一點,與您一起見證數慧時空成長的每一步!
數據來源:北京數慧
2022-11-22
514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與工業化進程的推進,礦山開采帶來巨大經濟效益的同時,遺留了眾多難以利用的廢棄采礦用地,對周邊的地貌形態、土壤質量、生態系統造成了嚴重破壞。
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知識圖譜
在之前的一篇文章北京數慧遙感+:尾礦庫監測應用解決方案中,我們談到了尾礦庫遙感監測的必要性及其技術路線。為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助力改善廢棄采礦用地生態系統受損現狀,北京數慧基于此技術邏輯,在專項遙感調查監測成果的基礎上,自主探索相關評價指標,通過開展規劃管控分析、復墾潛力分析、綜合利用分析等在線分析和結果可視化展示,建立廢棄采礦用地治理綜合評價體系,為廢棄礦山的治理和修復提供數據支撐和決策依據。
01規劃管控分析
以研究區廢棄采礦用地為評價單元,疊合“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的空間范圍,利用鄰域分析(Proximity)判斷其空間關系,以最大效益集約節約土地為目標,提供廢棄采礦用地修復治理的方向趨勢。
(黃線內為永久基本農田,藍線內為廢棄采礦用地)
廢棄采礦用地與永久基本農田相鄰樣例
(綠線內為生態保護紅線,藍線內為廢棄采礦用地)
廢棄采礦用地與生態保護紅線相離樣例(2級)
(紅線內為城鎮開發邊界,藍線內為廢棄采礦用地)
廢棄采礦用地與城鎮開發邊界相交樣例
02復墾潛力分析
以研究區廢棄采礦用地圖斑為評價單元,利用地塊法進行評價。評價指標因子的設計,遵從前瞻性原則、彈性原則、生態性原則、可行性原則,整合了原國土資源部的《農用地定級規程》、原農業部的《耕地質量調查監測與評價辦法》、中國地質調查局的《土地質量地球化學評價規范》等技術文檔,在評價過程中采用特爾菲法(Delphi)和層次分析法(AHP)確定指標權重,通過大數據、云計算和物聯網等最新技術,構建了一套科學、合理、全面的廢棄礦山復墾潛力評價體系。
從地學條件、土壤條件、耕作條件三個一級指標中,選取了11個影響礦山復墾潛力的二級指標。其中部分指標因子具有二維空間拓展屬性的數據,如灌溉保證率、排水條件、耕作距離,利用三調的相關河流、溝渠、村莊的空間位置,進行最臨近距離分析;具有二維空間數值連續變化特征的數據,如土壤有機質含量、土壤養分元素等,在進行空間探索確認滿足正態分布后,可在ArcGIS中利用克里金(Kriging)插值,進而給評價單元賦值。
通過德爾菲(Delphi)確定評價指標分值與權重,逐圖斑進計算耕地自然指數,并基于自然指數分值,采用自然斷點法,可對復墾潛力進行等級劃分。
遵循“宜建則建,宜田則田,宜林則林,宜水則水”的原則,結合前述耕地復墾潛力分析,并疊加二調與三調土地利用現狀數據,因地制宜提供分類生態修復及利用方向建議。
比如:位于永久基本農田范圍內的廢棄采礦用地,按照規定,必須復墾成耕地。與基本農田相鄰和距離較近的相離的地塊,可進行耕地復墾潛力分析判斷是否有利于復墾成耕地。經過評價后適宜復墾的地塊,疊加管理范圍,可作為增減掛鉤指標、工礦廢棄地復墾指標、耕地后備資源使用,最大化地產生經濟效益。
位于生態保護紅線范圍內的廢棄采礦用地,需進行整治復綠。與生態保護紅線相鄰或一級相離,優先考慮集中連片的復綠。
在城鎮開發邊界范圍內的廢棄采礦用地,屬于城鎮低效用地,可用于盤活利用;城鎮開發邊界相鄰或一級相離,可在空間規劃中考慮用于建設用地開發利用,例如:利用廢棄礦坑,可用于城鎮生活用水或用于規劃居民休憩公園與綠地。
利用方向建議:光伏用地
結語
北京數慧在本方案中構建的評價體系為科學規劃土地、合理利用土地、優化用地結構、提高用地效率提供了重要依據;為采礦用地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提供了支撐;同時,豐富了礦山環境修復治理遙感監測專題性監測內容,為不斷拓展專題性監測的深度和廣度積累了經驗。
未來,北京數慧將繼續細化完善方案,持續提升生態修復的理論視野、分析能力和精準程度,助力提升采礦用地治理管理決策能力,通過科技創新破解綠色發展難題,筑牢美麗中國生態根基。